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

腳踏車 曲柄

曲柄規格簡介
http://bikestudio.blogspot.com/2008/11/blog-post_12.html

因為曲柄要裝在 BB 上 , BB規格是 某種 軸 , 則曲柄規格就要是是 某種 孔
  • 四方軸或四方孔曲柄(Tapered Square)
    只要這個BB軸是四方的都叫做四方軸 . 不管外面的固定螺絲是如何 , 我們退曲柄時 , 都是用四方軸的退曲柄工具 , 但要注意 , 退曲柄時 , 上面的螺絲或螺母 , 都是要先拆下來 , 才能開始退曲柄喔

  • Octalink , 也是俗稱的八爪的曲柄
    分V1 與 V2 ,兩種曲柄不能互用 , 但是退曲柄工具是共用的 , 因為其中央孔的內徑很接近 , 甚至連 ISIS 的中央孔也是很接近的
  • ISIS , 俗稱十爪的BB或曲柄
  • 外掛式培林 BB 或曲柄 (EXTERNAL BEARING)
    也有人叫 一體式的BB或曲柄 , 以英文及意義來看 , 用"外掛式培林"來稱呼會比較清楚
    外掛式培林最明顯的特徵 , 就是培林在BB外面 , 一般的 BB 培林都在BB裡面,我們從外面看不到培林 , 而這種 BB 都有一樣的齒孔為 16 孔的凹槽 , 如果我們發現我們車子有這種形狀的蓋子在BB部位那就是外掛式培林BB囉 , 外掛培林 BB 的型式還有很多種 ,拆裝的方法也有點不同 , 這邊先不再描述,但原則上 , 外掛式培林都需要一支拆外掛培林 16 孔用的扳手 , 或套筒 , 這個工具各家做的也不太一樣

退曲柄的工具只有分兩種, 一個為四方軸用 , 一個為 Octalink 及 ISIS 共用的 , 有些退曲柄產品把這兩種合在一起做成通用的規格 , 一般就是多一個轉接頭 , 或是磁鐵 (IceToolz) , 通常大的頭就是 Octalink , ISIS 用 , 小的頭就是四方軸用

(我的曲柄是170mm的,轉彎時最低點鞋子會著地,應該是不能加長了)

長曲柄與高跟鞋
http://blog.yam.com/godkrab/article/14552844
*曲柄長一點好還是短一點好?

曲柄的長度從165mm到180mm都有,大部份生產廠商以每2.5mm作一個分界。這是一般比較常見的尺寸,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Campagnolo現時已經不生產任何超過175mm長的曲柄。當然對一些體型較極端的騎士來說,更長或者更短的曲柄,只要有心,其實許多小廠也都仍有生產。

在談論最適曲柄長度的選擇之前,我想,我們先來討論一下長曲柄與短曲柄對騎乘表現的影響。

如果我們把BB中心想像成是支點,而曲柄想像成力臂;則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個槓桿系統。以長曲柄來說,力臂較長,想當然爾,在施力上會比較省力,尤其在爬坡的時候,騎士們可以很清楚感受到長曲柄的好處。但是相對的,長曲柄卻有一個致命缺點:她不利迴轉速。

如果我們以不同長度的兩支長(R假定為175mm)短(r假定為170mm)兩區柄來做比較,長曲柄迴轉一周的圓周會比短曲柄圓周大個3.14公分。一次騎乘下來,曲柄可能迴轉個幾千幾萬次都很正常(這個數字看起來相當大,但是如果假定每次迴轉費時一秒(這意味著每分鐘曲柄的迴轉速=60,其實在現實生活中,這個迴轉數已經算小的了),雖然曲柄回轉次數和齒輪比有關係,但是一萬次迴轉,在一般不休息的狀況下,理論上大約不到三小時內就可以輕鬆達成);而以一萬次迴轉來看,175曲柄要比170mm曲柄多迴轉了314公尺。

2*(175-170)*π=3.14公分(每次迴轉175mm區柄要比170mm曲柄多運動3.14公分)
3.14*10000=31400公分=314公尺 哇!比國小操場ㄧ周300公尺還大,這個數字就有點驚人了!

一項研究顯示,過長(請注意,是<過長>而不是<稍長>)的曲柄雖然有槓桿力矩上的優勢,但是在騎乘當踏板呈現12點鐘位置之時會縮小膝蓋部位的夾角,而這個點,剛好是要下踩施力的起點。這不但意味膝蓋因此會以更小夾角承受踩踏力道,而且會使膝蓋前側軟骨也會因為小角度大施力而有拉傷的可能。而當踏板呈現六點鐘位置時,過份伸直的肌腱會造成膝蓋後方組織拉傷,這點和後述<坐墊太高>有異曲同工的道理!而短曲柄除卻施力問題之外,相對則較沒有運動傷害上的問題。


*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曲柄?

如果你已經經由前面章節所述的方法找到了最適合你的車架,則Zinn在www.zincycles.com裡有一個建議曲柄長度對照表:

車架立管長度(中到上管頂C TO T)- 建議曲柄長度(單位mm)

少於46公分 - 165或者更小
47-49 - 167.5
50-53 - 170
54-57 - 172.5
58-60 - 175
61-63 - 177.5
大於64公分 - 180或者更長

說到這裡,我們很容易的會想到一個問題:曲柄長度,和騎士的腿長之間,有沒有某一個乘數比例上的關係呢?這個問題到現在其實都還在爭論之中;兩方意見都各有邏輯支持。反對的一方所提出的例子,主要還是針對關節的靈活性方面的意見。好比說:一個高的籃球選手,雖然體型上的優勢可以跳得更高;但是他在跳躍時,膝蓋彎曲的角度卻絕對不會比矮選手來得大(靈活)。這一點要參酌個人的柔軟度考量,而只要提到柔軟度問題,每個人柔軟度不同,就幾乎沒有公式可言。無論如何,如果你支持<曲柄的長度和騎士腿長之間有一定的比例存在>,那Zinn則建議可以參考如下公式:

曲柄的長度(單位mm)=胯下長(單位mm)*0.216

而對身高較高的車友,則可以選擇:
曲柄的長度(單位mm)=胯下長(單位mm)*0.210

如果您是個登山型的車手,可以考慮選擇長一點點的曲柄;而如果您是衝刺型的車手,可以考慮短一點的以增加迴轉速。如果你用的是登山車,則一般我會建議使用較建議值長個2.5mm的曲柄,這可以讓你在OFF ROAD路段上更得心應手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以上是我在大約一年前寫的。所必須注意的是,以上公式與建議值僅是前人研究的結果,他可以適合大多數人,但是絕不會放諸四海皆準。

今天騎經五福路停等交通燈之時,見路邊一打扮時髦仕女;墨鏡短裙三寸高跟鞋。我看著她很吃力(或者人家並不覺得吃力,只是<我>認為她<看起來>很吃力)的跨上商店騎樓與道路之間的高低階,我注意到她大小腿之間膝蓋部位的夾角,這讓我想到了以上曲柄的理論。

假設單階階梯高M,一般我們穿著平底鞋上階梯,在單腳蹬上階梯開始施力時,不難發現膝蓋夾角正處於最銳角的狀態,這也是上樓梯腳會<痠>的最主要原因。

穿著三寸高跟鞋(假設鞋高N),這不但使得她必須用更小的夾角去支撐身體垂直位移更大(M+N)的距離,我想這理論上膝蓋會更容易受傷。

高跟鞋就好像上述的過長曲柄:<過長(請注意,是<過長>而不是<稍長>)的曲柄雖然有槓桿力矩上的優勢,但是在騎乘當踏板呈現12點鐘位置之時會縮小膝蓋部位的夾角,而這個點,剛好是要下踩施力的起點。這不但意味膝蓋因此會以更小夾角承受踩踏力道,而且會使膝蓋前側軟骨也會因為小角度大施力而有拉傷的可能。>

用高跟鞋舉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但是思考起來似乎便是那麼一回事!

沒有留言: